如何在經濟欠發達的山西省“辦一所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滿意、讓社會滿意的現代化大學”一直是我的夢想。成立于2001年3月的山西大學商務學院,連續十年被評為山西省文明和諧單位;2010年獲得全國先進獨立學院榮譽稱號;2013年在全國獨立學院綜合實力排行榜中名列第六。成績的取得,與實施ISO9000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密切相關。
一、確立“以學生為關注焦點”的辦學定位。作為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從建院起,我們就將教學質量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之本,將實施科學、系統管理作為提升學院辦學質量的重大措施。2005年,ISO9000質量認證與管理體系的引進實施,將讓學生滿意的“大服務理念”轉換成系統對接的具體行動:教師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服務,系部主任負責制為教師提供寬松的教學科研服務,學院領導為廣大師生創造優越的教書育人環境服務。
二、質量認證是學院制度化、規范化與科學化管理的保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具有現代商務理念、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要有科學有效的管理為保證才能實現。學院作為新體制、新機制運行的大學,在各項工作中探索質量管理體系與實際工作結合的有效途徑,構建了教學工作、學生工作、行政服務、后勤保障“四個子系統”為一體的全院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運行監控模式。科學編制了院系兩級《質量目標》《程序文件》《工作手冊》系列管理制度,將重視崗位職責、重視質量意識變成執行過程中“講程序,有依據,重證據”的具體行動,有效克服了管理中的隨意性,使學院管理逐步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
三、按照“持續改進”的管理內涵建立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機制。ISO9000對教學質量實施全面、協調、系統的管理,各項管理的系統聯動,形成了保證和促進教學質量持續、穩定、有效提升的機制,是實現學院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制度保證。結合ISO9000族標準中“持續改進”(PDCA)的思想精髓,8年來,學院逐步建立起一個自我完善和改進的組織體系,即學年工作任務書(P工作策劃或目標計劃)—日常管理(D實施過程動態管理)—集中檢查(C過程檢查和監控)—結果反饋(A結果處置,持續改進)的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將發現教育教學中存在問題作為新起點,并在及時有效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追尋糾正預防的措施。通過組織學院內部質量審核—管理評審—邀請質量認證機構審核等,促使教育教學更加貼近學生需求、貼近人力資源市場需求,確保學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就業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