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陸航星質量認證中心股份有限公司(HXQC)鄭州分公司組織開展了管理體系審核員專項培訓。本次培訓圍繞新版 ISO 標準變化、關鍵環境議題、管理升級路徑等核心主題展開深度解析,旨在鍛造一支適配質量 4.0 時代要求的高素質審核隊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專業認證支撐。 培訓開篇授課老師即聚焦國際標準最新動態,對 ISO 9001:2026 DIS 與 ISO 14001:2026 DIS 的核心變化進行系統拆解。在 ISO 14001:2026 DIS 方面,授課老師結合標準修訂背景指出,新版標準緊扣全球氣候變化加速、資源短缺加劇及利益相關方期望提升三大挑戰,實現了從 "流程合規" 到 "戰略整合" 的根本性轉變。相較于 2015 版,新版在七大領域實現戰略升級:新增條款 4.1 要求評估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及資源可用性對運營的影響;條款 6.1.2 明確基于生命周期視角界定 EMS 范圍;條款 5.1 強化最高管理者個人參與責任,即使授權仍需承擔最終責任;新增條款 6.3 建立系統化變更管理要求;條款 8.1 將管控范圍從 "外包過程" 擴展至 "外部提供的流程 / 產品 / 服務",強化供應鏈環境風險管控。據介紹,該標準預計 2026 年 3 月正式發布,過渡期或為 18-24 個月,企業需提前布局應對。 圍繞ISO 9001:2026 DIS,培訓重點解析了 "質量文化和道德行為" 的新增要求與實施路徑。授課老師強調,新版標準將質量文化從理念層面推向實操層面,要求組織建立覆蓋決策、執行、監督全流程的道德行為準則,通過培訓、考核與激勵機制確保全員認同與踐行。同時,標準進一步強化質量管理與環境因素的協同,將氣候變化相關數據納入 "理解組織及其環境" 的核心輸入要素。 結合新版標準,培訓設置專項模塊深入解析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兩大核心議題。在氣候變化議題方面,授課老師系統闡釋了其科學內涵與管理體系關聯邏輯。氣候變化需通過 30 年以上長期觀測數據驗證,表現為溫度、降水等均值與變率的顯著改變,其人為驅動因素包括溫室氣體排放、城市化等,已導致全球 71% 的氣象災害與氣候變暖直接相關。針對 QMS 中 "氣候變化" 如何審核的關鍵問題,培訓明確了三步審核路徑:首先通過 SWOT 分析、PESTLE 模型等工具識別物理風險與轉型風險;其次依據 GB/T 24091-2024 標準評估組織脆弱性與影響程度;最終核查應對措施的有效性,包括氣候適應性生產工藝引入、碳中和路線制定等。 關于生物多樣性議題,培訓結合 ISO 14001:2026 DIS 要求,指出審核需重點關注三大維度:組織運營對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影響、間接影響及相關方需求響應。同時授課老師強調,生物多樣性保護已成為供應鏈管控的重要內容,審核需延伸至外部供方的相關實踐評估。 針對最高管理層審核這一核心環節,培訓指出明確審核重點應從 "形式合規" 轉向 "實質參與"。要求審核員重點核查三項內容:最高管理者是否將氣候變化應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組織戰略與質量目標;是否直接參與環境管理體系策劃與評審,而非僅作授權;是否建立資源保障機制,如增設氣候適應預算、配備專業技術人員。 在質量管理時代演變模塊,授課老師梳理了從 "質量控制" 到 "質量保證",再到 "全面質量管理" 的發展脈絡,指出當前質量管理已進入 4.0 時代。質量 4.0 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特征,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能源消耗與排放數據實時采集,借助大數據分析預測環境風險,利用區塊鏈技術保障全生命周期數據可信度。培訓強調,審核員需掌握數字化審核工具,具備評估智能管理系統有效性的專業能力。 此外,培訓結合國家最新政策導向,解讀了國家認監委 2025 年第 16 號公告發布的新版《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規則》。新規明確 "審核員每年管理體系審核不能超過 180 天",禁止通過第三方支付認證費用,同時強化認證機構主體責任。據悉,環境、安全等領域全新認證規則也將在年底前逐步發布,標志著我國質量認證進入規范化、專業化發展新階段。 基于標準變化與政策要求,培訓提出審核工作三大優化策略:一是建立 "標準 + 政策 + 技術" 三維知識體系,定期更新 ISO 標準動態與 GB/T 系列國家標準要求,熟練運用碳足跡追蹤、生命周期評估等工具;二是構建差異化審核框架,針對高環境風險行業重點核查氣候韌性建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對數字化轉型企業強化質量 4.0 技術應用評估;三是強化供應鏈審核深度,按 "環境風險 + 業務影響" 對供應商分類,實施現場審計與年度自查相結合的管控模式。 本次培訓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分組研討等多元化形式,實現了標準解讀與實操應用的深度融合。參訓審核員紛紛表示,通過培訓明晰了新版標準的核心要求與審核邏輯,掌握了氣候變化等議題的審核方法,對質量 4.0 時代的審核轉型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HXQC鄭州分公司負責人王霆表示,后續將建立 "培訓—考核—實踐—反饋" 的閉環提升機制,定期開展標準更新專項培訓與審核案例交流會,持續提供有公信力的認證等高技術服務,為客戶和相關方創造價值,推動審核能力與高質量認證需求同頻共振,為質量強國建設貢獻專業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