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3日至14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委派見證評審專家對北京大陸航星質量認證中心股份有限公司(HXQC)環境管理體系供電領域業務范圍實施了見證評審。

本次評審是根據HXQC EMS 25供電業的擴大業務范圍申請策劃,對浙江浙能北海水力發電有限公司EMS審核現場實施見證評審,審核組由組長張榮、專業審核員姜德貞、張力、毛玲玲、施前偉老師組成。
見證評審覆蓋了審核策劃、審核準備、現場審核實施、審核組內部溝通、審核組與受審核方的溝通、首末次會議等審核活動全過程。評審老師不斷深入生產現場以及輔助活動現場,仔細觀察審核組每位組員的審核活動,其認真負責的精神給審核組留下深刻印象。
評審期間重點關注了審核組長的組織和協調能力、控制審核進度和深度的能力,審核員對審核過程是否思路清晰和重點突出、是否能夠采取多種方式獲取審核證據,如詢問作業人員、現場觀察、查看文件記錄,審核員與技術專家的配合度,專業審核員的專業能力如:對水力發電的過程、過程接口、兩票三制、污水及固廢(含危廢)產生的來源和控制要求的審核有效性。

審核組牢記航星認證的使命“為客戶和相關方創造價值”。在審核客戶外部風險的時候,發現客戶對小溪(河名)水域的管轄范圍為大壩上游300m、大壩下游300m;大壩上游10公里處有集鎮,對小溪水質有潛在的污染風險;組織下游10公里處有居民飲用水水廠水質環境監測點,如果下游水質監測出現問題,組客戶將受到環保部門的問責。從規避風險的角度考慮,客戶每季度均委托專業檢測機構對大壩上游10公里處的水質及水庫水質分別進行取樣檢測,兩者數據進行了比對,來論證大壩水庫水質是否因客戶活動而發生污染。水電站發電原理是利用水庫高水位的水能沖動水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完成水能→機械能→電能的轉換過程,“水庫水”即“生產”的“原材料”,發電后排放的水為“尾水”,客戶忽視了對發電站尾水的檢測。客戶未識別發電站尾水的潛在污染風險和大壩下游10公里范圍內沿線村民活動對水質影響的風險。現場審核組建議客戶從大壩下游300m處取樣檢定,如果尾水檢測結果達標,即可證明上游水經過發電站運作之后排放的尾水是合格;如果尾水檢測結果異常,可與大壩上游300m外水質檢測報告進行比對,確定污染來自客戶管轄范圍內還是管轄范圍外,從根本上明確責任,有效控制,規避環保風險。客戶對審核組的專業能力十分認可并采納審核組的建議,策劃后續安排尾水檢測。
經過2天見證評審,CNAS評審專家對HXQC審核組的整體審核能力和專業能力給予了高度評價,被見證的審核組具備依據GB/T24001-2016標準在供電業業務范圍內實施審核的能力,推薦通過本次現場見證評審。
